人形机器人:高盛等投行争议中看好上游核心零部件潜力

2025-03-21 21:07:37 来源:互联网

近期,人形机器人领域遭遇了一记重锤,高盛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给市场热情泼了一盆冷水。高盛分析师JacquelineDu团队实地调研宇树科技后指出,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尚未明朗,距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报告中提到,宇树科技的H1机器人仅有19个自由度,无法胜任复杂精细的任务,预计2-3年内难以达到人类工人的效率水平,5-10年后才可能看到实际意义上的应用,目前出货量仅几百台,主要用于满足实验室等需求。

这份研报一出,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应声下跌,2月28日,包括埃夫特-U、汉威科技在内的20多只概念股跌幅不低于10%。市场对此反应强烈,关于高盛是否“戳破”了人形机器人泡沫的讨论不绝于耳,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。跳出情绪化的讨论,高盛的研报实际上是在提醒市场,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,现有的技术尚不足以支撑起厂商描绘的宏伟蓝图。

尽管高盛对人形机器人整体持谨慎态度,但投行界对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却普遍看好。摩根士丹利、花旗等投行也表达了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看法,尽管在具体预测上有所差异,但都一致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大势所趋,而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更是潜力巨大。这些投行认为,上游环节的技术护城河深、认证壁垒强、具有多场景应用的横向扩展能力,且溢价能力强,是资本市场争相押注的热门。

具体来看,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分别发布的报告中提到,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硬件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,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百强企业中,中国占35家,其中68.5%集中于“身体”模块,拓普集团、三花智控、绿的谐波等企业成为关键供应商。高盛则认为,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最引人注目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供应链组件领域,中国在谐波减速机、执行器组件等领域的成本控制能力显著。

人形机器人

相关攻略
本周热门攻略
更多